奶茄读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夜读丨药香里的背影

2025-05-23 21:21:00

派生万物AI 图

晨起,我推开窗扉,楼下药铺那缕当归的苦涩气息,悠悠飘了上来。这股味道,宛如一根纤细却坚韧的丝线,刹那间,精准地牵出了我心底那个佝偻又熟悉的背影。

爷爷总爱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灰布中山装,背上那只被岁月摩挲得油光发亮的枣木药箱,迎着清晨的露水,稳步朝着村口走去。即便三十年的时光悄然流逝,我依然能清晰地忆起,他药箱上铜扣撞击时发出的叮当声。那声音清脆悦耳,恰似一串散落于悠悠岁月长河里的铃铛,时不时在我心头回响。

老屋的天井,总是满满地晒着各种草叶,散发着独特的气息。七岁那年的一个清晨,我路过杂货铺,被橱窗里的篮球勾住了魂魄。爷爷瞧见我口水都快流出来,解开中山装纽扣,小心翼翼地掏出手帕包。手帕包里是沾满药屑的零碎钱币,最大面额的五元纸币上还粘着半片紫苏叶。后来,我在晒谷场欢快地拍球,隐隐听见他跟旁人解释:“娃儿正长筋骨呢,不能总蹲在药碾子边。”

初中开学前夕,县城春回堂的招牌下,悄然添上了爷爷的名字。自此,天还未亮,他便早早出发,沿着蜿蜒的田埂慢慢消失在晨雾之中。我总会在傍晚时分,准时跑到村口守望,盼着他归来。每一次看到的,都是他中山装下摆沾满尘土、药箱带子将左肩磨得发亮的模样。他的衣兜像是一个神奇的百宝袋,常常装着油纸包着的芝麻糖,或是芬香外溢的卤豆干。深秋的一天,他匆匆赶回,从怀里掏出还冒着腾腾热气的党参炖鸡汤。后来我得知,这鸡汤是掌柜给的诊金,他捧了十里路。

高考前夜,爷爷托人捎来件崭新的灰色中山装,同色布包裹着个雕花木盒,掀开是十二枚乌亮的药丸,笺上写着“定志醒神丸”。我试穿衣服时,发现袖口内缝着道歪扭的红线——是他用针灸的红棉线加固的针脚。后来母亲说,这件衣裳是爷爷用半年坐堂的诊金换的。在裁缝铺量尺寸时,他还特意叮嘱人家,一定要在腋下多留两寸,他说:“娃儿还要长骨架呢。”

大二那年,一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般袭来——爷爷病逝。打开来信的瞬间,我手中的钢笔尖猛地扎穿了纸张。“爷爷走了”,短短四个字,好似烧得通红的烙铁,重重地烙在了我的视网膜上。父亲在电话那头,声音已然哽咽:“怕影响你考试……”那一刻,我只觉得天旋地转,发疯似的冲出图书馆。外面,秋雨淅淅沥沥地打在脸上,那股凉意,竟和那年爷爷背着我过河时的雨一模一样,冰冷刺骨,直透心底。

等我心急如焚地赶回时,那件往日里总挂在门后的中山装,空荡荡地垂着。母亲红着眼,递给我一个铁盒。我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沓暗黄的纸币,每张都细心地夹着一片干薄荷叶。母亲轻声说道:“你爷爷说,男娃成家时要体面些。”

那晚,我裹着爷爷的旧衫入睡,鼻尖萦绕着领口残留的汗味,混合着淡淡的艾草香。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他背着药箱,从暮色沉沉中一步步走来,一路的风尘仆仆。

守灵夜,天空飘着绵绵细雨。我静静地跪在灵堂前烧纸,火盆里突然“啪”地爆出一个火星,不偏不倚,落在了爷爷常穿的千层底布鞋上。父亲说,这鞋,是他出诊路上磨破的,鞋尖上还沾着去邻村急诊时踩的泥。我望着棺木里静静躺着的灰色中山装,第三颗纽扣的位置别着我的校徽——那是他唯一肯戴的“首饰”,承载着他对我的骄傲与期许。

今年扫墓时,我带着一件新裁的灰色中山装来到坟前。火苗蹿起时,我忽然想起爷爷常说的那句话:“衣裳是人的壳。”青烟袅袅升腾,朦胧中,那个背着药箱的身影愈发清晰起来:洗得发白的立领,衬着他那满头银发,药箱上的铜扣在夕阳余晖下一闪一闪。

下山时,我不知不觉拐进了老药铺。只见一个穿灰布衫的学徒正在专注地碾药,黄铜杵撞上石臼的刹那,清脆的叮当声竟与我记忆里药箱铜扣的声响,奇迹般地重叠在了一起。恍惚间,我仿佛看见爷爷就站在光影的交界处,他的中山装纽扣,一颗不落地系到了最上一颗。他正一丝不苟地把草纸包好的药,递给一位咳嗽不止的老汉。

风,轻轻穿过门廊,携着那熟悉的、三十年前的当归香,悠悠地扑进了我的眼眶,我的视线瞬间模糊。

徐辉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