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直接谈判将于本周在土耳其举行。目前各方就谈判具体时间释放出了不同的信息,会谈依旧存在不确定性。
谈判时间说法不一 反映出博弈复杂性
总台记者 陈慧慧:关于第三轮俄乌直接谈判,俄罗斯、乌克兰,包括东道主土耳其,都释放了“本周在伊斯坦布尔举行谈判”的信息。但具体时间,各方说法并不一致。而这种模糊,其实也反映出这场外交博弈的复杂性——每一次表态、每一个时间点,背后都有盘算,都可能是为下一步争取主动权。

总台记者 陈慧慧:上一次俄乌直接谈判还是在6月2日,到现在已经过去快两个月的时间。这一段时间,局势不但没有缓和,反而进一步升级。俄罗斯在战场上持续推进,乌克兰则加大了对俄境内的无人机打击。而与此同时,美国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地时间7月14日,美总统特朗普提出,如果俄罗斯没有在50天内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随后又表示美国将加大对乌军援。

总台记者 陈慧慧: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俄乌双方还要谈?专家分析,乌克兰希望通过“谈”的姿态,争取更多西方支持;俄罗斯则想把战场上的成果,变成谈判桌上的筹码。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则在“战”与“谈”之间“操控节奏”,一边施压俄罗斯,一边加快对乌军援。
分歧仍深 外界对谈判结果不乐观

总台记者 陈慧慧:关于第三次俄乌谈判的结果,外界普遍表示不太乐观。在核心问题上,双方立场依旧严重对立。俄罗斯坚持乌克兰必须作出实质性让步,比如承认部分领土归属、承诺不加入北约;而乌克兰的立场依然是“先停火,再谈判”,不接受任何前提条件。上轮谈判中,双方都提交了备忘录,但内容“南辕北辙”。所以这一次,就连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都说,“对于第三轮谈判,不应期待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