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祁瑛)5月14日,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2025年青海省林草科技活动周在西宁启动。
启动仪式上,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与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海东市平安区林草站签订苏青东西部协作项目合作协议。现场宣读成立“青海省丁香种质创新与保护利用学术委员会”文件并颁发聘书,该委员会作为我省首个专注于丁香种质资源研究的学术机构,立足国家植物园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战略,围绕西宁市打造“丁香之城”的发展目标,依托国内首个丁香国家种质资源库的平台优势,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着力提升我省丁香种质创新与保护利用水平。
此次科技活动周期间,我省精心组织了林草科技成果展、林草科技推广项目展、林草文创展及林草科技产品展等系列展示活动,准备了生动有趣的科学展演活动,还有优秀讲解员现场科普林草知识。同时,还将在分会场开展交流研讨活动,集中展示林草科技创新成果,普及林草科学知识,推动苏青协作向纵深发展。
青海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自202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启动“林草高新技术进青海”活动以来,林草科技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成立了30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与江苏省林业局签订《苏青东西部协作协议》《苏青东西部协作事项备忘录》,持续深化两省林草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