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想着出去打工多赚点钱,可因为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走不开,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这日子踏实多了!”日前,在璞玉服装河北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48岁的臧春欣一边麻利地操作着缝纫机,一边分享自己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事儿。
臧春欣是沧县风化店乡大韩庄村人,此前一直为找份“离家近且工作时间灵活的工作”犯愁。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沧县零工市场正在为周边村民推荐零工就业岗位,便报了名。了解到臧春欣的就业需求和技能情况后,沧县零工市场的工作人员很快为她匹配了距离大韩庄村不远的一家服装公司。
臧春欣快速就业得益于我市构建的市、县、乡三级联动的零工服务体系。市级层面由市人社局联合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全市零工市场建设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县级推广“需求采集—技能培训—岗位匹配”模式;乡镇层面在各零工站点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主动靠前服务,当好零工与企业之间的“连心桥”。今年以来,全市18个零工市场对接灵活用工单位3000余家,提供零工就业岗位1.7万余个,服务零工3.1万余人次。
为更好地推动零工高质量就业,我市各级人社部门通过深入调研、精准分析就业形势,建立动态服务台账,实现零工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部分企业与零工市场达成长期合作,既满足了企业灵活用工需求,也为零工群体提供了稳定收入来源。同时,各级人社部门注重零工群体的技能提升,开设多样化技能培训班,着力培养有技能、讲诚信的零工队伍,提升零工群体的就业竞争力和归属感。
多个县(市、区)积极探索“党支部+零工市场+企业”模式,为零工群体免费提供岗位信息和对接服务。同时通过打造“共享工厂”,整合乡村闲置厂房、设备等资源,为企业和零工群体搭建合作平台,既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又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此外,充分发挥网络平台效能,打造零工就业云平台,实现岗位信息精准推送和全链条一站式服务,让就业服务“触手可及”。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