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茄读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香江涌动甲骨潮

2025-07-12 07:53:00

“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开幕式(7月11日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沈剑奇 童林

从中原而来的甲骨文带着远古的回响,与东方之珠的高楼大厦、霓虹灯影交相辉映,唤起文明缘起的叩问,激荡民族自豪的共鸣。

7月11日,“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启幕。这场满怀诚意与匠心的主题展,让甲骨文拂去厚厚黄土、穿越千年时光,以各式各样的形态鲜活入目。

文化热潮

汉字是所有中国人的故乡

看到“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的预告,香港市民肖娟在开展后第一时间带着儿子任辰瑞来到现场。

“最有意思的是甲骨文姓氏墙。我找到了自己姓氏的甲骨文写法,还帮家人找到了他们的。全世界的文字,汉字是最棒的。看到甲骨文,就能大概猜到字义,非常特别。”读六年级的任辰瑞说。

7月11日,观众在体验河南日报社打造的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舟 摄

“孩子在韩国出生、长大。他从小说不好汉语,曾让我非常焦虑。几年前,我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举家从韩国搬到了香港。”肖娟说,自己有三个孩子,她时常带他们逛博物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导他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让孩子实地接触到古老的汉字,比通过书本和网络更能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三千多年前,殷商先民在龟甲兽骨上刻下的横竖点画,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成体系文字,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展览首日,人流如织。放眼展厅,到处都是带孩子来看展的家长。香港市民郭婷婷带着读二年级的女儿邵子玥来看展,还特地让女儿选购了最喜欢的一款文创。她说:“艺术、科技等多元化的体验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汉字,是所有中国人的心灵故乡,是我们的目之所遇、耳之所闻、身之所趋、心之所往,连接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会长马逢国说:“展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香港年轻一代心中播下文明的种子,在香江之畔生根发芽。”

创意新潮

为古老文字注入新的生命力

汉字贯通古今、超越地域,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高度认同与深情坚守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通过多种现代媒介,让古老的符号焕发新生。

展览呈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甲骨文世界。在这里,甲骨文不再是龟甲兽骨上沉默的刻痕,而变得妙趣横生、潮流时尚,成为脑洞大开的艺术品、充满巧思的文创、沉浸感十足的电影……

《甲骨文·字体设计》系列作品是展览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楠26年持续创作完成的。作品运用几何与图案学原理,为甲骨文字体增添了现代气息。香港摄影师陈炳忠看得出神。他说:“这些作品将远古的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是一次大胆创新,我非常喜欢。我从事摄影工作,展览对我是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很棒的体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的像穿越到了三千多年前!”排长队体验了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之后,香港市民欧阳凯珊连连感叹“超值”。

两日前,记者在香港中央图书馆采访时与她偶遇,便邀请她前来体验。展览首日,欧阳凯珊不仅如期赴约,还通过社交平台向亲朋好友推介展览。她说:“我一直都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展览用最新的科技展示古老的甲骨文真是太酷了,一定会吸引很多香港年轻人。”

时代浪潮

豫港携手让中华文化惊艳世界

“看到是从河南来的展览,第一反应就是新奇。河南历史文化灿烂,所以想要多了解看看。”香港学生林宝珠说。

刚高中毕业的她,趁着暑假主动报名服务“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展览现场,作为志愿者的她忙着引导观众有序排队体验XR电影,为大家佩戴智能眼镜。林宝珠说,自己在课堂上学习过甲骨文的内容,但非常浅显,希望类似的展览能够多多举办,通过创新的方式让更多学生了解中华文化。

千百年历史长河中,香港始终浸润着中华文化的滋养。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表示,特区政府去年公布了《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方向。她说:“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展览以别具新意的形式,让香港市民多角度认识甲骨文。希望香港市民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

一片甲骨,深藏着一个古老民族最初的智慧灵光;一条香江,映照着中华文明包容并蓄的开放胸怀。展览香港方面主办及参与单位多位负责人表示,河南是历史文化大省,香港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以“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为新起点,将深化豫港两地文化合作,增强香港市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携手向世界展示甲骨文的魅力、中华文明的伟大。

时代潮起、万象更新,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甲骨文,正不断在我们心中积淀最深沉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勇立潮头、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