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茄读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在中山公园举行

2025-05-19 10:08:00

崂山生物多样性调查累计记录物种达3081种,全球极危物种青岛百合5100株成功实现规模化野外回归,胶州湾重点保护鸟类养护观测站成功追踪到单日142只“神话之鸟”的集群活动,创下单日观测全球纪录……5月17日,青岛市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在中山公园举行,近年青岛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令人鼓舞。

中华凤头燕鸥。 张磊 摄

青岛是万千生灵的栖息天堂

作为黄海之滨的“生态明珠”,青岛不仅是红瓦绿树的浪漫之城,更是万千生灵的栖息天堂——从胶州湾翩跹的中华凤头燕鸥,到崂山深处隐秘的珍稀植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万物共生”的故事。近年来我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血脉,精准实施《青岛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推行河长、湾长、林长“三长联动”的全域守护机制。圆满完成崂山生物多样性调查,全球极危物种青岛百合实现规模化野外回归,被称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在青岛的活动也被精准记录。

一名小朋友被现场展示的生物标本吸引。

活动丰富多彩市民争相体验

近年来,青岛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有序推进。活动现场展示了崂山、大泽山和浮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胶州湾重点保护鸟类养护观测站和青岛百合养护观测站建设主要成果。活动现场还举办了一场生态影展,从胶州湾振翅的中华凤头燕鸥,到静静绽放的青岛百合,再到科研工作者风雨无阻的守护身影,影展以“濒危·共生·守护”为脉络,用140多张照片,将青岛的生态故事娓娓道来。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生态市集、科普讲座等体验式项目,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了大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无穷魅力。从亲手在沙盘上制作动物模型、观察昆虫标本的微观奇迹,到解锁海洋生物的生存智慧、窥探鸟类的天空秘境;从湿地修复的科学奇迹,到青少年广泛参与的生态行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看生物标本、观鸟类标本、听老师讲解……“多棒啊!昆虫哥”自然公益组织的小朋友们在现场收获多多。带队的盖老师介绍,他们经常利用周末及节假日时间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与热爱昆虫、热爱自然的少年儿童一起探索自然。在青岛胶州湾湿地,他们观察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震旦鸦雀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昆虫馆,孩子们听科普老师讲解昆虫知识,学习制作昆虫标本,了解农业与昆虫之间的生态关系。这些沉浸式体验学习,让孩子们更加了解青岛的生态环境,让科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来源|(除署名外) 青岛早报记者 魏铌邦 通讯员 赵雁华 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