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茄读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钢枪铸硬骨 锄头耕民心——记“兵支书”季鹏扎根苏家河湾村的振兴之路

2025-07-25 09:12:00

“军人的字典里,没有‘畏惧’;党员的使命中,只有‘担当’。”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是西宁市城西区苏家河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季鹏的人生信条。从武警战士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将军营淬炼的忠诚与坚韧,化为振兴家乡的磅礴力量,在基层沃土上书写着“退伍不褪色”的动人篇章。

抉择:舍弃高薪 勇挑重担

2003年,季鹏穿上军装,成为江苏省武警总队南京市支队的一名战士,军营熔炉锻造出他钢铁般的意志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2014年,面对人生抉择,季鹏毅然放弃高薪收入和稳定工作,回到被列为“后进村”和“软弱涣散党支部”的苏家河湾村。“家乡需要我,我不能退缩!”顶着亲人的不解,他一头扎进了这个“烂摊子”,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重担。

破局:扎根走访 凝聚人心

初到村里,矛盾重重,党员涣散,村民对村“两委”信任缺失,工作举步维艰。季鹏深知,破局之道在于赢得民心。季鹏以脚步丈量民情:白天挨家挨户倾听诉求,夜晚向老干部求教经验。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起初,会场冷清,回应寥寥。但他以真诚倾听和务实行动,逐渐点燃了大家的希望。一年多的真诚付出终见成效——2017年,当苏家河湾村成功摘掉“软弱涣散党支部”和“后进村”两顶帽子时,季鹏这位硬汉的眼眶湿润了,所有的艰辛付出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珍贵的回报。

强基:打造团队 规范治理

部队经历让季鹏深知团队力量的无穷。他将军队团队理念注入基层治理,先从班子建设抓起,反复强调“群众小事皆大事”的服务理念,筑牢为民初心。在此基础上,他牵头修订村规民约、村民议事等制度,广纳民意,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针对红白事铺张陋习,他推动移风易俗,让节俭新风深入人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党员先锋队、文化宣传队等,“红袖标”“网格员”队伍不断壮大,成功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的蜕变,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富民:发展经济 惠泽乡梓

“不能辜负村民的信任!”季鹏将发展村集体经济、造福村民视为己任。2015年起带领班子整合集体资产资源,盘活闲置资产。至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430万元。

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了全体村民。村集体每年拿出200余万元,为50周岁以上村民发放生活补助,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险等福利保障,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看到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是我最大的幸福。”季鹏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名基层干部的心声。

前行:初心如磐 再立新功

奋斗十一载,42岁的季鹏先后获得青海省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西宁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从军营到田埂,他始终践行“一日从军行,终生跟党走”的誓言。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忠诚本色和“俯身基层守初心”的为民情怀。这位永不褪色的老兵,正以军人的锐气与党员的担当,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续写着为民服务的新篇章。(记者 马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