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襄垣县虒亭镇虎口村的山野间,120亩金银花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时节。连片的藤蔓枝繁叶茂,初绽的花瓣泛着莹润的雪白,向阳处渐渐染上蜜糖般的金黄,微风拂过,连空气都弥漫着清甜的香气。
该村40多名村民头戴草帽、腰挎竹篮,在花丛中穿梭忙碌。指尖轻捻,饱满的花蕾簌簌落入竹篮,不一会儿,白花花的花苞就堆成了小山。“这花得抢着摘!最佳采摘期就8到10天,错过就得等下茬。”村民张雪琴蹲在藤蔓间,额角沁着汗珠,嘴角却挂着笑意,“我一天能采40多斤鲜花,挣200元呢!”
金银花初开银白、后转金黄,甘寒清热不伤胃,芳香透达可祛邪,自古便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兼具药用与保健价值。虎口村依傍宝峰湖畔,温润的水土与丰沛的水源孕育出独特的种植优势。
如今,120亩金银花基地已形成标准化生产规模,该村还成立花海日出种植专业合作社,更让这株药草焕发新生——智能化烘干设备将鲜嫩花蕾转化为色泽金黄的干花,同时,通过“种养结合、农牧循环” 的有机种植模式,让畜禽粪便化身有机肥,鱼内脏、水果皮发酵成酵素,构建起有机种植体系。
“今年是种植金银花的第6年,年产鲜花2万多斤,加工后能出4000多斤干花,预计年销售额可达400万元。”花海日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炯望着漫山花海,眼中满是憧憬,“我们正在申报富硒与有机双认证。下一步,还将开发金银花面膜、花露、醋饮、果酒等衍生产品,力争让宝峰湖畔‘双花双叶’商标下的富硒有机产品叫响全国。”
近年来,襄垣县虒亭镇虎口村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村委会统筹资源,合作社带动发展,不仅建起标准化种植基地,更是把 “产业 +” 的文章做活了。
“单一产业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必须构建多元产业矩阵。金银花就是关键一环。”襄垣县虒亭镇虎口村党支部书记赵志刚介绍,村里依托“房联社”模式,打造“襄遇·栖居”湖畔生态民宿,探索“产业+”融合路径,推动旅游、康养、体育等业态联动发展,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从一簇金银花到一条产业链,从传统单一种植到多元现代业态。虒亭镇虎口村正以特色产业破题突围。赵志刚表示:“我们将坚持‘扩量、提质、创牌、增效 ’,完善产业模式、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真正鼓起村民钱袋子、壮大集体家底子,走出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乡村振兴路。”(桂滨 邓蓉)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